阳光校餐暖胃又暖心
发布时间:2025-04-24 10:01
作者:汪正玺
来源:鹤峰县教育局

4月14日,当上午最后一声清脆的下课铃声在耳边响起,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中营镇高原教学点的9名孩子最期待的午餐时间到了。土豆烧排骨、番茄炒蛋、清炒菜蔬……细数每周营养食谱中的“人气王”,孩子们快速刷脸后,争相挑选自己最爱的食堂美味。

“不仅就餐方便,饭菜可口,而且刷脸是零消费。”随着学校“数字食堂”的实施,三年级的小歆倍感幸福。

“让孩子在校吃到放心餐和营养餐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更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责任。”鹤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伍云贵说。

地处鄂西南边陲的鹤峰县,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常住人口仅有17.4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77.70%。从“吃饱饭”到“吃好饭”,从“舌尖安全”到“营养科学”,鹤峰县创新推进校园餐,以“小餐盘”撬动“大民生”,连续5年斩获“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让无数山区孩子暖胃又暖心。

从湖北省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到55所全覆盖

“14年前,有的孩子中午靠吃冷土豆充饥;现在,顿顿热饭还有营养师配餐。”鹤峰县中营镇民族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梅德胜感言。

这样的蜕变,始于一场“餐桌革命”。2011年10月8日,第一顿免费午餐在中营镇高原小学试点开餐。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每年有近6个月的时间是“冬季”,被称为“屋脊小学”。免费午餐开餐后,该校结束了办校56年来没有午餐的历史,成为湖北省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

不到一个月时间,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的支持下,鹤峰县政府对每名学生每餐按照“1+2”(政府出1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出2元)模式,在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推行“免费午餐”。鹤峰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乡村学校免费午餐整体推进县。

2012年,国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鹤峰县政府与免费午餐基金会协商,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和免费午餐项目进行整合,由原来免费一餐扩大到两餐,即营养早餐和免费午餐,形成“国家+政府+基金会”的高效模式。

截至2025年3月,鹤峰县有55所学校实施免费午餐,累计受益人数超过14万人次,免费午餐投入资金8300万元,营养改善计划拨付资金1.01亿元。

按照营养膳食搭配标准,鹤峰县学生生长迟缓、消瘦和肥胖比例明显下降。调查显示,与2011年相比,孩子平均身高增长1.3至1.5厘米。

确保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

3月25日一大早,鹤峰县思源实验学校的食堂里,智能电子秤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后勤负责人刘兵与值班老师、家长代表逐一扫码验货。

“着装不规范,AI立即抓拍!”10余个高清摄像头无死角覆盖该校食堂操作间。一旦发现员工未戴帽或口罩下滑,系统自动报警并上传至省、州、县三级监管平台……这座深山小城的校园食堂,用科技与温度织就了一张守护学生“舌尖安全”的防护网。

2015年,鹤峰县率先接入“阳光校餐数据平台”,用大数据为校餐装上“透视眼”。每所学校的采购价格、营养搭配、厨房卫生等数据实时上传,供餐方式、食材检测结果同步公示。

2024年,鹤峰县依托数字化管理,在学校食堂原有“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基础上,提档升级监管平台,36所学校构建“一个平台、四个系统”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定制、开发鹤峰“免费午餐”模块与“营养改善”模块,将食堂食材管理系统、消费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与“明厨亮灶”4个系统整合起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食材入库需经智能秤扫码验货,溯源二维码关联供应商、质检报告,杜绝“问题食材”流入,结合厨房星级评定动态优化管理,资金管理实行专账核算、日清月结,确保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

“过去靠人力,现在靠数据。”鹤峰县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负责人罗勇打开监管平台,全县食材采购、学生就餐数据实时跳动。

“孩子们吃的是饭,长出来的是希望”

“我实地查看了学校的食堂,见证了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及备餐、试餐等环节。以前总担心小孩在学校的饭菜问题,现在我彻底放心了。”3月11日,鹤峰县中营镇中心幼儿园一学生家长在膳食监督委员会座谈会上说。

当天,该园利用校园开放日活动,组织学校膳食监督委员会成员走进校园,参观食堂、陪餐体验、评价打分。

近年来,鹤峰县不断探索食堂管理模式,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巧用膳食监督委员会机制,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走进学校,积极参与校(园)食堂管理和监督,共同护航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目前,鹤峰县所有学校成立了膳食监督委员会,聘任家长代表270余名。

同时,鹤峰县还在管理机制上下足功夫,建立健全37项管理制度,包括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大宗食品管理制度等。此外,鹤峰县还聘任55名食品安全副校长、10名校园食品安全总监和55名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员,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各校均设立营养改善计划公示栏,公布监督电话和信箱;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营养需求和口味需要,科学制定食谱,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公示,借助新浪微博、阳光校餐平台更新数据,接受全民“云监督”。

从“吃不饱”到全国示范县,鹤峰县用机制创新打破资源困局,用科技筑牢安全防线,用共治凝聚信任。正如一位家长所言:“孩子们吃的是饭,长出来的是希望。”阳光校餐,让无数孩子饱了肚子暖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