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疏堵双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发布时间:2025-07-29 11:26
作者:马颖颖
来源: 丹江口市教育局

碧波荡漾的汉江天然游泳场内,孩子们在家长守护与救生员监护下欢快扑腾;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校园里,充气泳池中教练正手把手指导学生学习标准泳姿。这幅动静相宜的“亲水图景”,是丹江口市政府及教育局等部门,以“疏堵结合”创新理念破解暑期防溺水难题的生动实践。从单纯“禁止下水”到系统“教会游泳”,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赋能,一张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防护网正在水都丹江口越织越密。

汉江穿城而过,滋养着丹江口市民,却也带来暑期防溺水的沉重课题。传统依靠“贴标语、设围栏、常巡查”的防控模式,难以根治“野泳”隐患。丹江口市深刻认识到,安全是亲水欢乐不可撼动的基石,必须双管齐下。

一方面,市政府精准回应市民期盼,在沧浪彩虹桥畔建成6万平方米的汉江天然游泳场,打造安全亲水的“硬支撑”。这片水域被科学划分为深浅区,配备专业救生团队、完善医疗点及安保力量,公安、保安定时巡逻,沙滩、更衣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每日16时至20时免费开放,恶劣天气坚决关闭,非开放时间严格管理。泳场入口明确标识,对电动车入场路径及携带救生装备做出硬性要求。

“以前总担心孩子偷跑去野泳,心总是悬着。现在有了这片专业场地,救生员时刻在岗,规则清晰,我们更放心带孩子来安全玩水、学游泳了。”市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这座“家门口的安全泳池”,成功将潜在的野外游泳风险,转化为了可控、可管、安全的公共亲水空间。

另一方面,丹江口市教育局主动作为,将“疏”的触角深入城乡,特别是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乡镇,变“堵”为“导”,提升生存技能的“软实力”。在六里坪镇小学,暑期校园因一座临时充气泳池而焕发生机。专业教练正指导学生们进行“学游泳·防溺水·护生命”主题实践活动。“游泳不仅是运动,更是守护生命的关键本领。”丹江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教会每一个孩子游泳’,让他们掌握水中自救能力。”泳池进校园,将游泳从“特长”转变为守护生命的“必修课”,让孩子们在安全环境中习得关键生存技能,从源头上化解了冒险涉水的冲动。

天然泳池满足市民高品质亲水需求,校园简易泳池解决乡镇孩子“学游泳难”,两者形成了城乡互补的安全亲水网络。这种“疏”的方式,畅通了安全技能习得的渠道,让“亲水”的渴望在安全的边界内尽情释放。

通过政府筑牢水域安全管理的“铜墙铁壁”,严防死守风险点;教育部门畅通渠道,主动赋能青少年生命自护能力,实现了从“被动警示”到“主动从容”的转变。当天然河流蝶变为市民乐享的“清凉地”和“安全课堂”,当游泳技能成为孩子们必备的“生命铠甲”,丹江口市的教育关怀与民生温度,便如汉江之水,润泽千家万户。一位陪伴孩子的父亲欣慰地说:“有了这样安全放心的地方,孩子玩得开心,我们心里更踏实!”这份“踏实感”,正是对生命至上理念最朴素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