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召开全省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会议,全面总结了第一、二批创建学校的工作进展情况,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创建学校特色发展和应用示范的任务。
会议以网络视频直播形式进行,宜昌市在市、区两级教育技术部门和各创建学校设分会场。宜昌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教育技术部门,市一中、市东山中学、伍家岗实小、市十六中、伍家岗隆中路小学、夷陵小溪塔二小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数字化校园创建(教育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分别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邹德智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是顺应信息化大潮、激发办学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打通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重要支撑。他强调各地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中应遵循统筹规划、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协同共享的原则。就下一步工作,他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突出应用重点,大力组织专题培训,广泛开展创客教育,深入推进“人人通”,全员参与优课活动,重点建设校本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二是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抓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分类指导,加大经费投入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与评估考核,强化分级推进与示范引领。
会议由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雷春主持。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技术服务部主任胡文杰通报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对第一批创建学校的中期检查结果,宜昌市一中中期检查被评为优秀,东山中学、伍家岗实小为合格。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小等两所学校在会议中交流了经验做法。
截止目前,全省数字化校园创建学校共遴选了2批73所学校,其中宜昌市一中、东山中学、伍家岗实小为第一批创建学校,市十六中、伍家岗隆中路小学、夷陵小溪塔二小为第二批创建学校。
宜昌市教育局也于2017年启动了市级26所智慧校园学校创建工作,并将于今年开展第二批约30所学校评选,力争在“十三五”末形成100所市级智慧校园学校,培育成全市智慧教育的骨干力量。
图为宜昌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会场
图为宜昌市十六中学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