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梁炜
青年教师如何培养、特色课程建设如何共管共享、各校人员轮岗如何更科学有效……日前,宜都、枝江、当阳、远安的教育系统分管负责人和教联体学校主要负责人,围绕教联体深度融合,展开热烈交流。夷陵区实验小学校长苏庆华以《做好“共”字大文章 实现学校新发展》为题,分享了在创建首批省级示范教联体过程中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具体做法。
这是宜昌市第4期教联体建设“微研讨”轮值活动。该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教联体建设中,各地各校逐步出现了一些棘手问题和难点,举办轮值活动,能够促进区域间深度的教育交流对话,分享教联体建设经验,促进成果复制,快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一校好”到“校校好”,在湖北,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教联体学校共同备课、一起举办学生活动、线上线下无差别家校沟通……在湖北许多中小学,这些情景已成为常态。目前,全省已评选省级示范性教联体99家,它们充分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武汉、宜昌、襄阳、孝感等地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超90%。
今年全省已推动城乡双向交流教师1.5万名,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省新改建中小学校舍100万平方米,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实施校内教育减负增效行动,逐步让教育回归校园,护航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