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十四小师生玩体能游戏。
记者刘嘉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嘉)10月11日上午9时,武汉市光谷第十四小学的大课间开始了。伴随着欢快的蒙古族音乐,全校学生一起跳起筷子舞,动作整齐,英姿飒爽。当天,武汉市中小学大课间展演活动第二场在该校进行。
记者现场看到,大课间里,筷子舞、花球啦啦操、“动物模仿秀”“跳跃大闯关”等轮番登场。40分钟后,孩子们头上都冒出了汗,脸上也笑开了花。该校学生李沐杨说:“大课间活动丰富又好玩,我们都很喜欢!我还把筷子舞教给了爸爸妈妈!”
光谷十四小校长方黎介绍,以往的大课间里,师生一起做广播体操,形式比较单一。这学期,学校开发了筷子舞和啦啦操,融入了民族舞蹈元素和花球等道具,孩子们锻炼的兴趣明显提升。两套操之后,老师还带着学生一起玩趣味体能游戏,确保体能锻炼到位。学校共有1729名学生,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孩子们现在的体质健康水平优良率达到64%,超过了市里要求的50%。”
“筷子舞结合蒙古族元素与多队形变换,花球操以中高强度训练展示健与美,体能游戏按年龄设计,三者共同形成了科学、多维的大课间活动。”武汉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顾静说。光谷十四小通过一系列科学分层、文化赋能、游戏激趣的设计,真正实现了“让每位学生成为身体建设的主角”,让运动站在了孩子快乐成长的“C位”。
今年,武汉推动全市中小学将每天40分钟大课间活动纳入刚性管理,实现全市教育生态向“五育并举”全面转型。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区、校进一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活动,让每个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