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荆楚好老师”事迹简介
发布时间:2025-09-10 09:05
作者:
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立德修身 两袖清风铸师魂(下)

郑建彬

竹溪县新洲镇中心学校

哥哥留下了,弟弟也来了

两对夫妻守护深山梦想

郑建彬,男,汉族,1983年9月生,中共党员,竹溪县新洲镇中心学校教师。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乡村教育,扎根鄂西北深山教育18年,携妻子赵红侠放弃城市生活,以青春守护山区学子梦想。面对交通闭塞、条件艰苦、学生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他创新“快乐学习”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教育教学质量全县领先。他以爱育人,精准帮扶留守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夫妻二人数次放弃调动机会,并感召弟弟、弟媳选择山区教育,形成“两对夫妻四位园丁”的教育坚守接力。曾获“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十堰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堰好人·楷模”“十堰最美家庭”等荣誉。

饶红云

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

从教30年当班主任27年

她点亮近2000名学生

饶红云,女,汉族,1976年8月生,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她从教30年,承担班主任工作27年,用心“看见”近2000名学生的成长需求、生活困难与闪光点。她带领学生坚持阅读批注、片段写作,近三年指导学生公开发表作文30余篇。她坚持家访育人,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近三年培养12名县市骨干教师,送教和交流60余次。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咸宁市首届优秀人民教师”“咸宁名师”等荣誉。

熊海豹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他用技术重塑传统课堂

打造智慧校园湖北样板

熊海豹,男,汉族,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他扎根基础教育信息化25年,用技术重塑课堂、赋能教师、连接乡村。从30台电脑起步,他开设信息技术兴趣班,用寓教于乐的启发式教育,告诉学生“这不是作业,是改变世界的代码”。他坚持“技术为教育服务”,指导40余名教师获百余次各级优质课竞赛奖项。他带领团队打造智慧校园样板,主持研发的“附小智脑”教育专属大模型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展出。他搭建城乡“数字桥梁”,辐射全国274所学校,让贵州、西藏等地学生共享优质资源。曾获“全国中小学优秀网站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特等奖”“湖北省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等荣誉。

李钦华

恩施市崔家坝镇小学

家访走遍鄂西千家万户

她带大山的孩子看世界

李钦华,女,汉族,1983年8月生,中共党员,恩施市崔家坝镇小学校长。她坚守恩施偏远乡村十二载,从老师到校长,为山区孩子们点亮希望。首创留守儿童“168”关爱机制,将特殊关爱工作常态化,创新“一人一案”送教模式,10年累计送教2300余次,线下1400余次,线上900余次。带领学校构建“梧桐树+金凤凰”双课程体系,将文化渗透到师生教学活动中,带领教师编写《剪纸谣》校本教材,打造“三层三维”美育课程。带队创立微型种子博物馆、科创教室,指导学生获省级数字素养大赛奖,推动乡村小学迈入“科创教育小镇”。学校系恩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曾获“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恩施州“四有好老师”等荣誉。

魏艳丽

荆州市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她在特教三大领域“打通关”

为班级每个孩子定制成长计划

魏艳丽,女,汉族,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荆州市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从事特殊教育以来,她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个性特点和学习状况,为班级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计划,建立专属成长档案,探索既能补偿缺陷又能激发潜能的教育路径。她注重在听障、视障、智障三大领域教学“打通关”,点亮残障孩子成长的梦想。她参与编写多部校本教材,不断创新特殊教育方法。曾获“荆州市师德标兵”“沙市区十佳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