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宋海泉在百里荒景区超市担任收银员,“打工+避暑”的双重体验让他充实愉悦。 (湖北日报通讯员 王垚琳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郑岚
通讯员 袁平 雷奥琳 田坤林
“白天打工,晚上游玩,真是一举两得。”7月18日一早,宜昌市夷陵区百里荒景区云雾袅袅、凉爽宜人。19岁的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宋海泉吃完早餐后,来到工作岗位。
这是宋海泉第二次到百里荒打工,年初他曾在景区滑雪场担任安全员。“一放暑假就来了,还带了5名同学一起来。”宋海泉和同学们笑称这是“沉浸式”穷游。
宋海泉打工的超市紧邻网红景点——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山楂树,除了收银和整理货架外,他每天还要负责解答游客问询。
盛夏的百里荒,像宋海泉这样“亦工亦游”的“候鸟”大学生,共有50多人,主要来自宜昌、襄阳、荆州、黄冈等地高校。
荆州来的大学生李绍聪学的是旅游专业,马上就上大二。“到百里荒打工,既能挣钱,还能把旅游专业知识在景区锻炼实践,活学活用!”他说,看到百里荒景区招聘暑期工,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李绍聪被安排到景区酒店负责入住接待、房间整理等工作,每天都要面对天南地北的游客。近期酒店一直客满,工作量也大了很多,但李绍聪觉得很充实,沟通服务技能也提升很快。
进入盛夏后,海拔1200米的百里荒依靠21℃的清凉气候,日均引来8000余名游客,景区、民宿、餐饮瞬间被“点燃”。
“景区近60名‘候鸟’务工者,九成是在校大学生。”百里荒景区人力资源负责人刘嘉琪说,景区的淡旺季潮汐客流明显,暑期人手不足,短期用工既能解决景区的服务问题,也能为社会提供务工和实践岗位。
景区总经理许满介绍,近几年,景区常态化在滑雪季、避暑季招聘临时工,并从中挖掘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对表现优异者,不仅给予现金奖励、颁发优秀证书,还可留用为正式员工。大学生暑期工的月收入为2200元至3000元不等,食宿免费,景区统一购买责任险。
夷陵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程凡说,“候鸟式打工”是一种灵活的就业形态,从5月中旬起,该中心依托基层就业服务站,摸排区内19家市场主体暑期用工需求,通过求职群高频发布信息,并对返乡学子进行“一对一”岗位推荐,暑期工岗位匹配成功率高达92%。
夜幕降临,结束一天工作的宋海泉和同事们聚在山楂树下聊天纳凉。山风拂过,年轻人的欢笑声回荡在山谷,伴随着清扬的吉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