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 对话AI
不一样的课堂“点燃”小学生奇思妙想
发布时间:2025-07-08 09:16
作者:记者 王媛
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学生在课堂上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梁艾荣 李盼

7月7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自2003年建校以来,历经“文化立校——技术赋能——创新跃升”的华丽蜕变,成功打造出“阳光教育”特色品牌。如今,它更是以“AI+非遗”双引擎战略为驱动,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与前沿的AI技术在课堂上深度交融,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创新之旅,点燃了小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多平台科技

开启创新之门

走进薛峰小学的课堂,宛如踏入一个满是智慧与创新的奇幻天地。学校积极响应“发展学生核心思维素养”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战略,在数智课堂的探索之路上飞速前进。自2017年起,学校大胆引入多平台教育科技,精心构建翻转课堂2.0模式,成功打造出“技术赋能思维生长”的独特校本特色。

在课堂教学创新上,学校探索出高阶思维培养的“一主两翼”路径。以国家学科课程单科教学为坚实载体,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提出驱动问题、抓实学科实践,全方位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同时,构建高阶思维影响因素模型,深入揭示课程、教学、学习、学生及技术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还开发“五何”问题图式,有效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并探索出一系列实用教学策略,如教学设计量表核查策略、课堂教学高阶会话策略等。

参与项目实践的万芬老师感慨道:“这些教学策略和技术赋能策略,让传统教学方法焕然一新,更贴合学生认知规律。如今,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深入思考和复杂推理能力显著增强。”

传统文化

碰撞出科技火花

薛峰小学不仅在科技赋能教育上成果丰硕,更将非遗传承巧妙融入课堂,构建起“非遗传承+智慧教育”的双高地格局。2024年,学校乘势而上,确立“AI+非遗”双引擎战略,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AI+非遗”的课堂上,学生们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传统剪纸艺术时,学生们可以利用AI绘图工具进行创意设计,再将设计好的图案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实体模型,最后亲手完成剪纸作品。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校还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传授非遗技艺。同时,利用AI技术对非遗传承人的表演和讲解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多元培养

铸就全面素养

内涵发展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薛峰小学通过多路径培养高阶思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学生刘宇辰兴奋地说:“以前遇到复杂问题,我们常常不知所措。现在,我们能运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通过团队协作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及日常生活问题解决中,学生们展现出卓越的思维水平、出色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强大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校教学路径行动研究已扩展到六大学科,形成教学常态,取得丰富成果。

学校教师团队积极投身项目研究,不断打磨研究成果,目前已出版4本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常态化应用于六大学科教学,形成校本特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学校还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广阔发展平台,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负责人韩芳表示:“虽然目前课程路径和教育路径推进稍显薄弱,但我们将以《GAI技术环境下高阶思维教学实践与创新》课题开展深入研究,破解课改难题,推动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相信薛峰小学的内涵发展项目将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高阶思维教育提供宝贵经验,让传承非遗、对话AI的课堂持续‘点燃’小学生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