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乌江遗恨 读项羽传奇有感

发布时间: 2017-04-2509:12作者: 殷晓俊 程孝祖来源: 云梦县义堂镇明德小学浏览量:

    人们常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性格,能够使人走出困境,获得成功;反之,事业遭受挫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小学生性格的培养,决定小学生今后的人生走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性格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前人的人生命运中,有所警示,获得教益。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对项羽的缅怀,也是对他的最高评价,他不愧为一个英雄,但他却决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项羽,楚国贵族后裔,秦国统一六国时,他国破家亡。秦朝的残酷统治,终于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项羽也在这风云激荡的岁月中,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可是,因为性格的关系---------刚愎自用,他很快就失败了。他的失败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惋惜。那么,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重新回到项羽生活、战斗过的年代,来到他的身边,亲眼观察他吧。

  项羽青少年时代,他的叔父项梁要他读兵书,他不读;让他学剑术,他也不学。他说:“学就学万人敌。”这样,他遍访名师,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他战功赫赫,声名鹊起。巨鹿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就是这场战役的主导者。当时秦朝三十万大军围攻赵国,怀王派各路义军救援。但是,主将畏敌如虎,项羽愤怒之下杀了主将,率领二十万大军渡河作战,并且下令抛弃所有生活用品,焚毁所有战船,表示有进无退、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心,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的来历。项羽亲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把秦军打得大败,从此他。

  项羽只重军事,不懂政治,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他曾经下令把投降的二十万秦军全部活埋,其残暴可见一斑。此举直接导致秦人的怨恨,秦朝军民宁死不降,从而延缓了他入关的速度,使刘邦抢先占领秦朝都城咸阳,才有后来的“约法三章”,刘邦在政治上占尽了先机。刘邦、项羽两支大军终于在咸阳会师,项羽邀请刘邦到鸿门赴宴,为了消灭他的竞争对手刘邦,其谋士及手下准备干掉刘邦。可是项羽听信刘邦的诡辩之辞,又不听军师范曾的意见,一意孤行,不仅放虎归山,而且还“出卖”了帮助他的人。这就是“鸿门宴”的故事。

  项羽不占据当时的政治中心咸阳,却要“衣锦还乡”,临行时还放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熄,这座巍峨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就此付之一炬。后人无缘再见其真面目,只能凭借史籍的只言片语想象它的奢华与美丽了。

  楚汉相争,项羽本来占尽优势,但他只重武力,疏于谋略,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原本弱小的刘邦招降纳叛、网罗人才,逐渐强大起来。大将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小官,不被重视,才投奔刘邦的,起初刘邦也看不起他,萧何极力向他推荐,刘邦不听,韩信连夜逃走,萧何月夜追赶,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刘邦因为有了韩信,才有“四面楚歌”,才有“十面埋伏”、“垓下之围”等故事,才使项羽惨败,才有项羽的乌江自刎。

  后人对项羽的自杀,无不惋惜,感叹不已。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会因为人们的好恶而发生改变。可是我们中小学生却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项羽的失败,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项羽性格上存在很多弱点:(1) 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2)崇尚武力,乱用暴力,失去民心;(3)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在逆境中不能自拔。这些性格对人的一生是有害无益的。项羽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上的失败,倒不如说是性格上的失败。从项羽的身上,我们中小学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要多学习文化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做一个谦虚的人,坚强的人。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