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诸葛亮

发布时间: 2017-04-2415:49作者: 殷晓俊来源: 云梦县义堂镇明德小学浏览量: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与刻画,可谓是倾注了作者之心血,从而一个无所不能的文学形象家喻户晓,使其成为智慧的化身。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状诸葛之智而近妖”。笔者近来再读《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又有了新的认识,不揣冒昧拿出来以博茶余饭后一笑。

  《三国演义》从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起,到一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止,诸葛亮都是刻画的主角,有些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七纵”“空城计”等,无不表现出诸葛亮的傲世之才和儒雅之气,让人们叹为观止。但就是这样一个旷世奇才,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中,存在许多瑕疵,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举动,有些还是低级的错误,这不能不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从理性的角度重新认识他,解读他,还其本来面目。

  下面谈谈我对小说诸葛亮的几点认识。

  第一, 书生意气,见识有限。

  从《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介绍可以知道,他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为躲避战乱随叔父诸葛玄定居襄阳隆中,“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跟外界接触不多,平时只是跟几个好朋友如徐庶、崔州平相唱和,至于天下大势能知道多少?要知道汉代不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快,互联网搜索,天下事尽知,那时要想了解世情,做出客观判断,还是要费心费力的。何况他当时有意避世,居于偏僻之地,他所了解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也是非常正常的。

  再从刘备三顾茅庐时,他所制定的“隆中对策”看,刘备命运变数是非常大的。其一,占据荆、益两州是隆中对策的根本,也可以说是刘备取得立足之地的条件,而诸葛亮对此漫不经心,视其为囊中物,书生之气显而易见。后来的事实证明,两处地盘得之不易,且付出了血的代价,是对“隆中对策”的无情嘲讽。其二,不能审时度势。诸葛亮在对待荆州的问题上没有刘备精明老练,刘表为荆州之主,况且又有两个儿子,怎肯把自己的地盘恭手让人,即使是曹操饮马长江,自己病入膏肓,但荆州实力仍在。刘备此时势单力薄、无立足之地,刘表多次以荆州相让何尝不是一种试探;即使是真心,那蔡氏家族如何甘心?何况军权尽在蔡氏之手。刘备正是看到了这些,才再三推却,以免招祸。而孔明多次暗示刘备袭占荆州,这正是孔明不通时务的明证。其三,夺取益州,本应以兵不血刃为上策,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应该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尽力避免流血冲突,以收买人心,何况当时很多有利条件可资利用,如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张松献的西川地图,张松为内应等。可是诸葛亮根本没有制定一套夺取西川的详细计划,更谈不上备案了,作为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这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应该为后来发生的事负全责。换句话说,他没有远见,纸上谈兵,不能预见这些变数,是其能力有限的明证。

  第二、堪称良相,不是良帅

  《三国演义》很大篇幅是描写军事生活的,其政治经济活动描写不多。从蜀国的地理位置看,天府之国,得天独厚,从刘备称帝起,人口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社会生活安定,百姓丰衣足食,这是与诸葛亮相蜀后,兴修水利,推行法治,教化人民分不开的。他无愧千古一相的美名。

  但在军事指挥上却有很多推敲之处,有很多疑团至今让读者费解,在战术上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

  其一、墨守成规,魄力不足

  诸葛亮六出祁山,战略战术存在较大的问题。兵贵神速是基本的军事常识,魏延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延愿得精兵五千……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到十日,可到长安。…….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夺也。”又曰:

  “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此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却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其次伐城。”魏延如此奇谋不用,却与敌人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迁延时日,劳神费力,智者所不为也。况且蜀地交通运输艰难,攻守双方实力悬殊,不出奇制胜,实难成功。可诸葛最终选择了下下之策,不能不让人怀疑其能力有限,或别有用心。大概此计出于魏延之口吧。更可笑的是,诸葛亮六次北伐,始终遵循一套方针,一条路线不知变通。读者不知其作为军事主官为何如此,历史没有假如,但失败却是真实的。

  其二、不能苦谏,坐观失败

  从《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到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几个回目,是刘备举全国之兵,大举伐吴。此举无疑背离了“隆中对策”的“联吴抗曹”大方针,作为诸葛亮,无论是从责任还是从义务上都应劝谏,阐明其利害关系,即使是劝阻不止,也应该积极具体筹划东征大计,而不是听任刘备亲征。纵观刘备的一生,身经百战,但每战必败,由此可知,刘备不知兵。让一个不知兵的人,带领几十万大军攻打关隘重重,相对隐定的吴国,有几成胜算?何况刘备为弟报仇,满腔怒火,理智尽丧,与吴国大打出手,长期对峙。反观诸葛亮,坐守成都,不献一计,不出一策,既不能使刘备功成,又不能使其璧归,而终于让东吴陆逊成名,刘备遗恨。以某种意义上说诸葛“谋杀”了刘备,其心可诛。

  其三,为人太苛,有失厚道

  阅读《三国演义》不难看出,诸葛亮对自己要求甚严,事必躬亲,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让人景仰。也不允许别人犯错误,对犯错之人的惩罚出人意料,有失宽宏。

  第九十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描写道,马谡失守街亭,导致蜀军失利,孔明痛下杀手,挥泪斩之。笔者不禁要问:失守街亭,仅马谡之过么?非杀之不可么?仔细想来,孔明在“守街亭”的军事行动上至少有三点不智:一不智,不知人。马谡本是参谋人员,不是主要将领,尽管蜀国人才凋敝,但此时身边还有大将魏延,王平等,无论是谁足可当此大任。但孔明却派不懂军事的马谡任主官,而派魏延、王平佐之。偏偏马谡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甚至连孔明也瞧不起,他还能听谁的意见?他的失败也算正常了。何况刘备临终之时也说,“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二点:诿过。街亭之失,马谡难辞其咎,即使如此,也不必非杀不可。原因有二,一是马谡也曾出过不少好主意,让他做参谋人员使用,不做决策人员使用还是可以的,或者调出部队,管理地方,也算人尽其才。最重要的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事情已经发生,杀之无益,如果为了立威而杀之,则有失公允,也有失厚道了。观之曹操,多次战败,就从来不诿过,更不杀打了败仗的将领。由此观之,曹操比孔明厚道得多。三点,赌徒心性,诸葛亮身为全军主帅,身系国家、军队的安危,非同儿戏。但在整过作战程中,全部将领、军队都派出去,身边空无一人,只有打胜仗的计划,没有失败的打算,赌徒心理昭然若揭,街亭失守,困守西城,不得已唱了一曲“空城计”。也就是司马懿,倘若是个一勇之夫,孔明焉能脱险,这个赌注也下的实在太大了。

  笔者看《三国演义》觉得最冤的还是魏延,此人勇冠三军,爱憎分明,是一个真正的铁血男儿。可他的命运却让人不得不掬一把同情之泪,他先在刘表帐下,因看不惯荆州蔡瑁、张允的行为而投奔刘备,可惜寻不见,又投奔长沙韩玄,韩玄乃卑鄙之人,要杀无罪之黄忠,是魏延杀了韩玄救了黄忠,投奔到刘备帐下,从此后,跟随刘备东拼西杀,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无缘“五虎上将”之列。何也?一没有靠山,二没有关系,三没有显赫的门第,况且还有弑主〔杀韩玄〕的把柄握在孔明手中。头生“反骨”,焉能有出头之日。终其一生,都是在诸葛亮的阴影下生活,特别是他的死,简直就是孔明的谋杀。《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写魏延“谋反”过程及朝廷廷议,具是猜测之词,实无佐证,充其量也不过是与杨仪权力之争。反之杨仪后露反意,实在是对孔明绝妙的讽刺。诸葛亮行事狠辣与不厚道可见一斑。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筝鸣”。笔者重提诸葛亮,不是有意诋毁他,他的功绩、他的智慧是抹杀不了的。之所以有此一议,是想给现实中的红男绿女们提个醒:作为决策层的老板们,理应行事谨慎而不失宽和,以收人心,防止“跳楼”事件的再度发生;职场中的打拼者们,须恪尽职守,不可恃才傲物,否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此为一家之言,还望斧正。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