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敏:坚持不懈攀登化学高峰 科研成果获诺奖得主青睐

发布时间: 2017-07-2919:09作者: 董萌萌 方斌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浏览量:

untitled.png

刘思敏在实验室配制做核磁检测的样品。摄影 方斌

  刘思敏,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合成、超分子主客体化学、超分子纳米反应器、超分子智能聚合材料等。18年科研路,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9年海外学习经历,他认真刻苦,努力提升;从四年前回国到现在,刘思敏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不骄不躁。近日,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同行青睐,接到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Fraser Stoddart课题组的合作邀请。说起一路走来的点滴,刘思敏笑谈:“态度才是关键。” 

  平凡但不能平庸  葫芦[10]脲研究成果获诺奖得主青睐 

  “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对我影响很深,读这书能产生很多共鸣。”刘思敏目光坚定,面带微笑,坐在办公桌前娓娓道来。 

  从小生长在农村,家境并不十分富裕,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刘思敏的人生,开始得波澜不惊。“我并不比别人聪明,所以只能比别人更脚踏实地。”刘思敏低调谦虚。 

  性格内敛的他,求学路上步步稳扎稳打,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湖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后来考入武汉大学化学学院硕博连读。读博士期间,他开始接触葫芦脲方向的研究,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4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加入美国马里兰大学、杜兰大学从事有机超分子化学博士后研究。 

  他常常拿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举例,“一个人的出身、读什么样的大学并不能完全决定他以后的发展,人可以平凡,但决不能平庸。” 

  9年的海外经历,跟着顶尖的科研团队,刘思敏在科研上硕果累累,但他却一直有一个想法,想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2013年,恰逢自己的同门师兄,同样是海外归来,现武科大“香涛学者”、化工学院教授梁峰,找到了他。“师兄先回国的,后来他找到了我,想一起抱成团回国做自己的研究。”刘思敏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再加上武科大校领导对化学学科发展的坚定态度,让他充满了信心。 

  葫芦脲化学是超分子主客体化学领域的一大分支,由于在医药、生物、催化领域应用前景广泛而倍受关注。它的同系物葫芦[10]脲是其中具有最大空腔的成员,目前国内外对这一同系物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回国后,刘思敏瞄准这一领域,针对其性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实验条件有限,设备不全,物质合成难,研究过程遇到很多麻烦。葫芦脲家族中,葫芦[10]脲常与同系物[6]、[7]、[8]等“混”在一起,且其空腔里还总是“伴生”着一个葫芦[5]脲,由于葫芦[5]脲的强“依赖性”,想将它从葫芦[10]脲空腔中移除很困难。 

  传统方法是根据不同葫芦脲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经多次洗涤沉淀得到葫芦[5]脲在葫芦[10]脲的配合物,再想办法去掉葫芦[5]脲。此方法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且产率很低。 

  刘思敏课题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尝试并结合文献资料,发现只要加入一种氨类物质到葫芦脲的混合物溶液中,可以选择性“挤掉”葫芦[5]脲并与葫芦[10]脲形成沉淀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分离步骤,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产率!”刘思敏很兴奋。 

  有了先进的方法,开展研究便利了不少。他带领他的博士生龚晚君,利用了将近两年时间研究葫芦[10]脲对一系列基于甲基紫精结构单元分子的识别作用,通过不断摸索,发现葫芦[10]脲的大空腔居然能比其他同系物多容纳一个甲基紫精,并且含两个紫精结构单元的环状主体blue box也可进入其空腔,所得到的组装体在设计构筑新型分子机器/器件上有巨大的潜力。 

  最终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上。随后该成果受到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教授课题组的关注,他们主动联系刘思敏,邀请合作开展后续研究。 

  学会适应单调 撑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点 

  科研之路是单调的,也是孤独的。谈起国外的生活,刘思敏回忆道:“一周80个小时都在实验室,哪有什么业余生活。”周一到周六,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半,除去吃饭睡觉,他成天埋头在实验室。 

  “在国外要比别人更努力,趁着年轻做出点成绩。”他是“老外”眼中那个上进的“中国人”,常常在实验室熬到深夜,回到宿舍累得倒头就睡,没时间抱怨,第二天起来依然精神饱满,甩开步子迈进实验室。 

  刚开始的几个月,对环境不熟悉,加上语言交流障碍,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每到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便对自己说:“再坚持一点。” 

  “那时候的日子单调,有一个场景却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他笑着回忆道。 

  “到美国不久大概是二月份,马里兰还是冬天,气温最低达到了零下15度。每天早晚上下班,经过一个小池塘,湖面早已结了冰,远远地却看见一只大雁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日复一日,不管刮风还是下雪,它都在那里,不见它去觅食,也不飞走。” 

  “开始我很疑惑,后来怀疑是在孵蛋,但哪有大雁这么冷的季节孵蛋的?天气转暖后的一天,周围出现了成群的小雁,我才确定,原来大雁真的在孵蛋!”刘思敏感慨。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了生存,大雁都能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坚持着,还有什么我不能坚持的呢?”接下来的日子,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已经成了刘思敏的习惯。天道酬勤,短短两年半的时间,他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学类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4篇文章。 

  加入杜兰大学后,刘思敏依旧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习惯。多篇高水平的文章的发表,证明着他的努力和坚持。其中一项关于位置异构体分离的文章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chemistry》,其影响因子高达23.297。审稿人高度评价该成果,认为其是拓展超分子主客体应用的一个极佳的例子。 

  2015年5月,刘思敏正式入选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对此,他常常说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刘老师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认定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做到最好,这点我们有目共睹。”武科大化工学院青年教师赵智勇这样评价他。 

  为事业努力打拼 异地相隔将距离化成动力 

  四年前刘思敏回国搞科研,妻子和一双儿女都留在了美国。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家庭事业不能兼顾,他心怀对妻儿的愧疚。 

  “我很感谢我的妻子,我回国的时间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工作,很不容易。”刘思敏坦言,决定回国下了很大的勇气,妻子选择支持他的事业。 

  每天早上睁开眼,他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视频工具,看着画面中远在美国的妻儿,听着孩子叫嚷着“爸爸,我很想你”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 

  办公室里,他的电脑桌面是女儿甜甜的笑容。

  说到孩子,刘思敏目光温和,眼神充满慈爱。“我的手机里经常存着妻子发过来的视频,工作烦闷之余,他们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成功入选“青年千人”、科研进展取得突破,他第一时间就跟妻儿分享。妻子的肯定,孩子的笑容,都给了他无限力量。 

  身边没有牵绊,他在工作时更投入。每天早上回复完前一天的邮件,他必定要先放下手中的活儿去实验室转上一转,跟学生交流一下实验进展,讨论下一步的实验内容,晚上临走前也要去转一转,看看他们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 

  他对每一个学生的研究进展都了如指掌。他规定每周每个学生必须交一篇“周报”,写上自己一周的收获和进展,哪怕是在美国休假,他也按时批改,一刻也不放松。 

  刘思敏一直跟学生强调:“读研,不光是做好学术,更要学到一种勤勤恳恳、积极向上的态度。”为了培养他们的这种品质,他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要求远高于一般硕士、博士生。 

  学校规定硕士生在毕业之前至少要发一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博士生在毕业之前要发一篇SCI和两篇中文核心,而他要求自己所带的硕士生至少发一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SCI,博士生要发至少两篇SCI,且影响因子要分别大于5和3。这意味着他所带的学生,必须远比别人更刻苦、更努力。 

  “我带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已发表四篇SCI文章,其中两篇都发表在化学类top期刊上,还有2篇文章正在整理中。”刘思敏对这名学生很是自豪。 

  “老师每天来得比我们早,晚上我们离开实验室,却发现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武科大研一的刘峰波说,刘老师晚上也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桌子上常放着一杯咖啡,“就是在刘老师的影响下,我们经常勉励自己要刻苦努力,时刻不敢懈怠!”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