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南漳县武安镇武镇初级中学党员教师刘晓红 记南漳县武安镇武镇初级中学党员教师刘晓红

发布时间: 2017-05-2516:41作者: 来源: 南漳县武安镇武镇初级中学浏览量:

  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她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19937月,带着实现理想的愿望与热情,她加入到平凡而伟大的教师队伍中。24个春秋,22载班主任生涯,一根教鞭,三尺讲台,辛勤耕耘而丝毫不敢懈怠。每天,面对那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精神振奋,激情飞扬。 

  她就是“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襄阳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中国共产党南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南漳县武安镇武镇初级中学党员教师刘晓红。 

  教书育人,甘当人梯而无怨  

  教育的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教育这个伟大的事业。 

  刘晓红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因为平凡中的伟大、默默中的奉献正是她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她喜欢那“捧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的三尺讲台。这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成为她教书育人的强大精神支柱,支撑着她无数次带病坚持上课而无怨无悔;支撑着她在工作上勇于探索、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支撑着她为了工作而忽略了家庭:多少次,辜负了躺在病床上那年迈的父母双亲那期盼的目光;多少次,拒绝了年幼的儿子那一个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请求……时常觉得有愧于生养她的父母,有愧于需要呵护、缺少关爱的儿子,但想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首先无愧的应当是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自己的那点苦,那点累,那点愧疚又算得了什么呢? 

  2000年暑假,南漳县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整顿教师队伍。根据文件精神,刘晓红老师属于支援山区教育的行列。面对刚满周岁的幼小孩子,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顺应改革服从领导分配,迈上了支援山区教育事业的新征程。这一去,就是四个春秋。当母子再次相聚时,孩子竟然躲在人后怯怯地叫她“阿姨”而不叫她“妈”。 

  严谨治学,开拓进取而无畏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只有肯为师、乐为师的心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会为师、善为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应当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尤其是在当前,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当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她深知,要做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还应当具有一种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实践。长期的教学实践使她认识到,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她努力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在轻松自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针对中学生都比较好奇、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身心特点。刘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幻灯、录音、多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既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又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彻底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例如,在教学中应用幻灯、录音等多媒体设备讲述数学历史和数学小幽默,并且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热情。在讲“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先展示一些图片:西瓜、金字塔、篮球、易拉罐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去体会它们都与哪些立体图形相似。同学们立刻被这些图片所吸引,各个认真观察抢着回答,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发现,刘老师任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热爱学生,无私奉献而无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正是她在教育事业里辛勤耕耘的源头活水。“学生应该是教师心中的太阳,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有爱的教育才有效。”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前苏联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对某个学生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还不见效,感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其实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爱。当发觉爱也不行的时候,说明爱得不真,爱得不够。”对于学生而言,被爱是前进的动力。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点点烛光。 

  她爱她的学生。在她的眼中,他们都是成长中的孩子,是需要用爱心来浇灌的花朵。现在的教育对象大多个性很强,但心里承受能力很差。他们都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爱,得到关心。要知道丑小鸭是白天鹅的童年,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我们赏识和尊重的地方。能够容忍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应当是为人师者必备的一种素质。 

  她深信,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要自己付出了爱心,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课堂上,她总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都能成为成功者,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我能行!”“我不差!”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后进生和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她总是把他们当作“弱苗”,给予特殊的“护理”,每当发现他们情绪上有什么波动、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时,就主动找他们谈心,及时送上自己的鼓励、安慰和关心。激励他们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在刘老师任教的班级中就有一名叫李强(化名)的“学困生”,在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李强同学的数学成绩只有35分,几次测试,都在30几分徘徊。刘晓红老师就针对他开出了“补救的药方”,和他一起制订奋斗目标。起初,刘老师告诉他,下次测试如果能上升1分,就是进步,老师相信他能行。果然经过努力,测试成绩出来了,他得了37分。刘老师及时在班级测试成绩分析会上,专门对他2分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虽然他当时很不好意思,可是明显可以看见他的头稍稍抬起了许多。随后,刘老师告诉他,老师希望下次测试能得40分。果然,他又成功获得了41分。为此,在班级测试成绩分析会上,刘老师还带头带领全班同学为他的进步鼓掌。在掌声中,大家看见他的头比上一次抬得要高一些,眼睛里的泪花在打转转,同时,从他坐直了的身体中,明显地感觉到一股更大的力量在推着他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于是刘老师乘胜追击,给他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争取在期中考试时达到60分。面对着这个更高的目标,他并没有泄气,相反看到他的学习劲头更大了。只见他上课比原来要更认真,回答问题比过去要更积极,声音更响亮,作业总是早早地完成,早早地递到老师的手中检查,并且准确率一次比一次要高。刘老师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关注他。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期中考试他如愿以偿的获得了61分。在年级组组织的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会上,他被评为“学习进步最大的同学”,并获得了表彰。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悄悄地滑落。他激动地哭了。那是喜悦的泪水,更是幸福的泪水。会后,在与他交谈中,他诚恳地说:“今天的成绩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没有刘老师的鼓励,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从事教育的时间越长,越使她认识到师爱的重要。作为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或许就能激起一个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无意中的一个指责,或许也能摧毁一个孩子的意志。她时常反省自己:对学生的爱谈不上惊天动地,都是平凡中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师爱虽小,却像丝丝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每一天能看到学生那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那是为师者最大的快乐。 

  奉献微笑,收获微笑;奉献爱心,收获爱心;奉献真诚,收获真诚。刘晓红老师先后获得多项荣誉表彰,而在众多的荣誉面前,她却用极其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在教育这片蓝天下,我的追求不止,我的攀登无限;我仍将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为师之路,用爱心吹开更多的桃李之花。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