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留守孩子的明天

发布时间: 2017-05-1016:19作者: 叶会明来源: 汉川市刘家隔镇红旗小学浏览量:

  他没有华丽的外表和许多耀眼的光环,但却有儒雅的风度和广博的学识,他在教育岗位默默无闻辛勤耕耘36载,担任校长一职就达28年; 

  他淡薄名利,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湖区教育事业,他极力争取项目和资金,创办了汉川市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他倾情呵护边远湖区的留守孩子,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将寄宿小学打造成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他就是汉川市刘家隔镇红旗寄宿小学校长马桂发。 

  重教兴学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 

  1981年2月,马桂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至杨水湖乡长安小学任教,20岁的他带着满腔热情走上了三尺讲台。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而且善于教育教学管理。从1989年9月开始担任学校校长,2000年9月调至红旗中心小学任校长。 

  马桂发深知,作为校长,管理好学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使命。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毕业班教学。为了课堂上能把学生教好,他认真备课写教案,每天晚上熬到深夜,不仅认真钻研教材,还阅读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因此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去年秋季开学后,马桂发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这样一个不健全的家庭环境里,这个学生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社会的关爱,产生了自卑心理,不喜欢与同学沟通交流,门门功课不及格。马桂发对这名学生格外关照,自费买来课外书籍和文具用品,该生的早餐费、牛奶费全部由学校负担,在校长的食宿费用也全部免除。平时在课间和放学后,马桂发又与他促膝谈心,关切询问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一学期过去了,这个孩子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各科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时一下子跃到班级前十名。6月份小学毕业考试,这名学生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顺利进入初中就读。马桂发说,36年来被他教育过、帮助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其中很多早已大学毕业,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矢志创办寄宿校,倾情关爱留守孩 

  马桂发出生在杨水湖,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渠他都是那样的熟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人口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学校生源锐减。在2005年布局调整中,这一地区9个村由5所小学到减少到2所,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异常艰辛。如果有一所寄宿制小学,能很好解决这一现状。“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哪怕跑断双腿,磨破嘴皮,也要将红旗小学建成一所寄宿制学校!”马桂发在红旗村村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 

  刘家隔镇是个纯农业乡镇,工业基础弱、底子薄,财力有限,要在贫困的杨水湖区办一所寄宿制小学谈何容易?贫穷挡不住希望,马桂发将自己描绘的教育蓝图化作前行的动力。他广泛宣传、四处求援,从党政领导到普通百姓、从家长到学生,都对创办寄宿制小学怀着深切的期盼。由于汉川市还没有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也没有经验可循。为此,马桂发通过多次到其它县市寄宿学校考察、学习取经,征求专家意见,对学校的创办有了初步设想。他制定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办学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竭尽全力开始寄宿小学建设。从2005年3月份开始,他与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学区负责人一道,多次到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反复说情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教育、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被马桂发的诚心所打动,学校建设之初,共争取到启动资金70万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教学楼装修一新、两座学生宿舍拔地而起,厨师、保育员配备到位。但当年秋季开学时,仅一百余名学生报名,而且有住宿意向的学生也廖廖无几。学生们都到哪儿去了?边远村庄的孩子为什么不愿住进来?为了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他带上其他3名校委会班子成员,每天放学后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对孩子入学情况摸底调查。对外出打工的家长则一个一个打电话联系。他耐心介绍目前办学情况,学校师资条件,希望家长们放心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读和住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到周边乡镇上学的孩子们纷纷返回家乡,到红旗寄宿小学入学就读,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学生数增长了近一半,达到205名,而且在校住宿的学生也有56名。从学校创办之初到现在,经过十几年发展后,学校在校学生已达435名,住宿学生数达123名,成为全市农村寄宿小学中规模最大、学生最多、设施最完善的学校。 

  关注了教师,你就拥有了学校。几十年来,他始终把关爱教师作为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深入到教师家庭,做到五必访,五必谈;即对生活有困难的教师必访,对身心有病伤的教师必访,对生育有问题的教师必访,对有婚丧的教师必访,对家庭有纠纷的教师必访;同时,对旷工教师必谈,对迟到的教师必谈,对家长有投诉的教师必谈,对闹不团结的教师必谈。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让每一名教师都能成长起来,将自己的大爱和智慧无怨无悔的奉献给湖区的教育事业,没挪动一寸地方。为了让留守的儿童不再孤单,2015年5月向社会倡导发起了为留守儿童捐赠“一本旧书,一份爱心”的活动,并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一所“留守图书屋”,并以此汇聚社会爱心力量,让更多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之中。 

  汉川市刘家隔镇红旗小学是一所地处刘家隔镇边远湖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013年9月引进了一批新机制下的省招录教师,他们远离家乡,分别来自湖南,十堰,黄陂,黄冈等不同地区,3年来,为了让他们坚守边远,安心从教,学校始终把关注“新机制下省招录教师”的成长作为工作中第一要务,关注了教师,你就拥有了学校:一是学校对“引进教师”的寝室进行了厕所,洗澡间一体化改造,并安装网线、电视,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二是放飞心灵,为教师的心情买单,学校除聘请厨师解决他们周末节假日生活外,还拿出相应资金补贴生活,并定月组织他们外出参加各类娱乐活动,有效地解决他们的职业倦怠的问题;三是胜似亲人,对引进教师我们不但在工作上当主人,而且在生活上当客人,在感情上当亲人,每月定期召开省招录教师生活座谈会,并将工作安排融入为情感交流之中,让生活例会成为教师的“精神大餐”,同时,还召集村领导,每逢节日将他们请进村支书之家做客,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体贴,感悟乡情;四是相约相亲,切实解决他们个人婚姻问题。去年腊月,学校前线搭桥,将黄陂教师胡娜相亲于周边乡村安家乐户,让她终身扎根边远,乐于从教;五是有效的解决省招教师家庭个人问题,2013年9月,学校招收部分幼儿学生,从而解决了管双全教师家属后顾之忧,使之潜心教学,省资教教师管双全两年所带的六年级毕业班语文学科均在全镇年度统考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待遇留人、感情留心、管理留情、事业留魂”使每一名省资教教师远离家乡,不再孤单了:红旗寄宿制小学为他们安心从教,快乐工作撑起了一片蓝天!校长马桂发被他们称之为“爸爸校长”! 

  36年的教学历程,28年的校长生涯,虽不漫长,但也不短暂,几十年如一日,他曾经尝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但从未在个人待遇问题上向组织提出任何的要求,心甘情愿的守着自己的清贫和宁静。从没动过调离到条件好的学校的念头,是浓浓的湖乡情,是教育给他以生命历程中不息的浓清,让他坚守边远,无怨无悔。让他深深的体会到:“我的工作和奉献是值得的”,因为“奉献”是“福”。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