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襄州:他用36年的坚守托起农村孩子的未来 ——记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园丁奖”获得者、襄州区黄集镇太山小学李向晨同志

发布时间: 2016-12-2114:48作者: 程吉长 秦志清来源: 襄阳市襄州区教体局浏览量:

  3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放弃原本可以进城的机会,把家安在农村,把根扎进农村学校,只因为这里的孩子需要他;36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三尺讲台,曾经风华正茂的他而今已两鬓霜花,但他对教育的执着丝毫不减;36年来,他用农村教师的质朴和勤奋,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一批批“丑小鸭”在人生起跑线上集聚了蝶变的力量...... 

  因工作业绩突出,李向晨先后被襄阳市政府、湖北省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最近又获得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园丁奖。他就是襄州区黄集镇太山小学一直站讲台的校长李向晨。 

  李向晨担任校长的这些年,创造了襄州教育界的“太山现象”:连年教学质量全区第一,超过许多城区学校;每年都有城镇学生和河南籍学生慕名转入,出现了城镇学生向农村转学的“怪现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中,偏远的太山小学让教育部督导专家团眼前一亮,对其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家长到校“取经”,询问孩子为啥喜欢吃学校饭菜而抱怨家里的饭菜不好吃;教体局党组制发文件,号召全区教职工向农村校长李向晨同志学习...... 

  带着支架进课堂 

  黄集镇太山村小学位于鄂豫交界的太山村,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李向晨在这里一干就是36年。去年春季,在听公开课时,李向晨因为心脏病突发晕倒在教室,经紧急抢救,医生在其心脏上安装了支架(心脏搭桥手术),一个月后,李校长放不下学校,舍不下学生,他不顾医生的叮嘱和家人的劝阻,又带着支架活跃在校园。 

   能和教育结缘,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抉择。我非常喜欢教学,喜欢学生,学生们很我,我从来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李向晨说。 

  李向晨带头参与课改,在教学大比武中,他总是率先登台,并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他说,农村孩子更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眼看世界。为了更好地学习电脑,他拜从市区转来的两名学生为师,让两名学生手把手教自己。李校长不仅自己坚持进课堂,他还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全部站讲台。他在召开学校班子会的时候说,一定要把课带好,做业务上的骨干,为教师做出示范,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看着李校长五十多了还和我们年轻人一起站在讲台上比教学,心里很感动,他身上有一种不肯服输的钻研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不敢懈怠,不能懈怠。该校荣获全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王晓红老师说。 

  没有条件,他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太山小学地处偏僻,上级拨付的资金杯水车薪,且向城镇中心校倾斜。办学条件落后,经费严重不足,李向晨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农村办教育的艰辛,但他咬紧牙关,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苦不能苦孩子。” 

  李向晨精打细算,积极购置家当。学校每笔费用的开支,每个项目的建设,坚持集体决策,减少中间环节,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教师办公室统一配置办公桌椅,安装空调、饮水机,当问到钱从何来?李向晨说,公用经费只要不乱花,肯定会有结余。 

  说起李向晨的抠门,每位师生都能列举一箩筐:到镇上开会骑自行车,到城里开会挤中巴车,从未租车气派一回;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学校腾出来的两间教室里,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来客招待一律到学校食堂和师生共餐,区里领导来了,他就把领导带到自己家里,亲自下厨……李向晨在生活上很,但在学校建设上,在对待学生上毫不吝啬。 

  他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我们要舍得花钱,为他们营造最优的学习环境。学校坚持发扬购买半成品的优良传统。寝室的床铺,学校采购铁架、钢管,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配合焊工师傅切割安装,从采购、焊接、安装,再到刷漆,教师全员参与,这比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成品,节约近半。学校桌凳的修补、道路的硬化,但凡教师能做的,就不从市场上找工人。 

  因为办学口碑好,效益高,学校深受群众和爱心企业家的认可,每年学校获得爱心捐款均在10万元以上。学校门卫由教师轮流担任,每天2人,准时交接,因教师更敬业,更细心,所以从未出现安全事故。仅此一项,学校每年就节省4万余元 

  李向晨把全体教职工都当成自己的弟兄姐妹,落实五必访:教师家庭遇到生病住院、家庭纠纷、重大困难、离退休、婚丧嫁娶等,校领导班子一定登门看望,让教师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校领导登门看望,体现学校的关怀,久而久之会沉淀为一种亲情文化。”李向晨说。 

  甘当学生“保姆” 

  贫困、留守是农村孩子辍学的最大诱因。李向晨担任校长这些年,学校没有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他经常说:“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尽最大的力量资助贫困学生。”从教36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多少贫困学生垫付书费,购买饭卡,赠送衣物和学习用品,他已记不清了。李向晨资助十多年的学生张利已经顺利考上大学了,这些年,李向晨从小学开始,一直资助他到现在。资助了多少钱,李向晨记不清楚,但张利却记得清清楚楚。十多年前,一场意外让就读太山小学的张利成了孤儿,巨大的变故让他倍感孤单、无助和绝望。李向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不但免除了他学习和食宿费用,还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每学期为其捐赠500元,直至考上中南民族大学。李向晨资助学生的事例还有很多。 

  数不清多少个夜晚,李校长抱病查夜、为孩子盖被子、开车送生病的学生住院。面对寄宿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弱,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多等难题,李向晨和同事一道,手把手教学生洗脸、叠被子。孩子病了,抱着孩送医、喂药,孩子们有了委屈和烦恼,他体贴关照,精心呵护。 

  “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期,一定要让学生吃饱吃好,营养均衡。”李向晨经常走进食堂,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变换菜肴种类。不少学生回家抱怨家长,“家里饭菜没有学校好吃”。家长到学校考察体验,感动地说,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我们放心!局长蔡继革不打招呼到学校调研,看到校内一尘不染,井井有条,食堂值班教师为学生分饭添菜,维护秩序,学生餐盘里的骨头堆积如小山,蔡继革非常满意。他在全区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李向晨再年轻几岁,一定把他调到城区大型学校当校长!他的干劲和能力值得全区所有校长学习。 

  有同事问李向晨,你一天到晚伺候学生,累不累呀?李向晨一本正经地说:“为学生加衣盖被,为学生服务,我感觉和在家做家务一样,很快乐。”   

   偏僻的村小受到教育部专家肯定 

   前年,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小组来到襄州区,对该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区进行督导认定。当专家组驱车在狭窄的乡村小道上奔波1个多小时,来到位于鄂豫交界的太山小学时,眼前的景象让教育部的专家眼前一亮。 

  隐藏在小巷深处的太山小学虽不宽敞,却格外整洁,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澡堂,一幢幢建筑布局合理,粉刷一新,校园中心的荷花池和池边的垂柳让校园平添了几分雅致。运动场边,一排排健身器旁,孩子们正生龙活虎地玩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浸润着师生。    

  通过全方位调研座谈,教育部专家赞不绝口:“‘一叶障目,不见泰(太)山,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还真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襄州区承诺的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在太山小学得到最好的检验。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向晨依然坚守在农村学校。 他孜孜不倦地为了农村孩子奔波、操劳,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托起农村孩子美好的明天。在他脚下刻下了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农村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楚天园丁奖等20多项闪亮的“足迹”。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