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运斌:执着坚守村校

发布时间: 2016-12-1616:08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学校对面是青山溪流,鄂西北山村院落是快活的跳跃的身影。教室办公室是安静学习的师生。 热爱农村,热爱孩子是老谭老师今生最大的追求。他用四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完成着一个教师应有的努力。

  谭运斌,是鄂西北农村成长起来的山村教师,瘦弱的身材,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说起话来珠玑深味,幽默有致。坚持不懈、充满耐心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勤勤恳恳、与世无争是他处事立足的坚强信念。他有着独特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宽阔的教书胸怀。

  与老谭聊教书,他只是说他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村老师,对学生只是严字当头。教学生最主要经验是要重复不断和抓住重点。分层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一辈子教书不能追求速度效益,也不能揠苗助长。

  化鸡沟教学点是一所最偏僻的山村寄宿制学校,今年距离退休不到一年的谭运斌,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化鸡沟教学点五年级的班主任,同时兼带学前班课和一年级数学课、三、四、五年级的科学课。坚守村小临近退休,依然初心不改。并不认为自己“老”而对工作懈怠,执着地坚守在山村学校教学最前沿。现在他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寂寞无聊是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就连妻子孩子都没有时间陪伴,有人说老谭有点不正常、傻冒。他亲戚朋友数年也难在一起相聚,老谭说两个孩子上学后多年来平常家里有什么事情全部都是由妻子操办。包括孩子的吃穿、家中事务多篮子事。

  一直在村小度过教书生涯,其中无不充满艰辛与忍耐 的岁月。 1975年谭运斌高中毕业带着享福的梦想在三官殿高家沟村校教书代课,然而当时除了记工分算劳力,吃点红薯粮食勉强维持饱肚子外,教书没有任何优越待遇。每天吃着红薯汤加野菜不变样。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谭运斌的工资才涨到一月三四十元,这时又是孩子、家人都要吃穿用钱生活开支,他本人为生活天天焦头乱额,但是始终咬咬牙没有动摇教书的念头。那时他家住着学校里三间土房子,昏暗的雨天整房漏雨,妻子在家务农。为过日子,谭运斌和妻子种了五亩地,年年种上水稻小麦油菜。他和妻子微薄的种地收入基本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

谭运斌指导村小孩子们课外学习 

  谭运斌指导村小孩子们课外学习

  

  1995年那是谭运斌教书第二十年,在村学校正式成为一名民转公教师,月工资一下子涨到了三四百元。工资涨了应当说是好事。但依然是农村最远的教师。离家远不说。天天早起晚回家,中午留学校。一个家分成两半,一半在学校一半在村子, 1998年孩子上中学后谭运斌只好将家搬到县城,妻子摆个摊儿卖菜收入维持全家生计。但是依然天天跑学校的路不变。就这样每天跑路的日子谭运斌一坚持就是十八年。每天跑出家门到学校上班有二十里路,不论天气下雨还是冰霜大雪,他都没有迟到过一天。在学校里他备有锅碗盆子、铲子。经常一顿咸菜疙瘩伙干饭。但是教书从不退后。在高家沟村小学始终带着几个班的数学课程,除了上课就是辅导,所教的课程连续多年考全处学校第一。成绩有了倒是谭运斌原来满头的头发落了很多,显得也老了。

  在住家附近村小一呆就是二十二年,闲空的时候回家偶尔种地劳动,忙完地里的活便急匆匆地回学校给学生备课上课。谭运斌教书那时家里的做饭、洗衣、照顾孩子全部是妻子做,那时的谭运斌整天感到自己伤心过不去。因为毕竟妻子也是人需要帮助。从1975年在村里做民办教师一直到2005年谭运斌峰回路转始终坚持村小教书 。一年又一年孩子上学都是妻子管。直到2010年孩子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谭运斌终于能够舒心一点。可以放下家里妻子不管获自由,但是上班依然在村小,自己和家分成两块,每个星期

  风里来雨里去骑摩托车来回村小代课。自己教书妻子管家是数年来谭运斌的一贯甩家的做法。这离奇的做法倒是让一般成人觉得谭运斌不一般 。

  优秀到老的追求

  上个世纪七十年谭运斌初为民师,他认为要学习许多教学能力。比如数学课堂上课、学生管理方法等。他不断学习模仿实践。但是培训学习他却不落下,从每年的学校教研活动、钻研教材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都是他一年到尾教书的全部过程。多年来磨坏了多少双教书的鞋子,熬了多少夜,抄写了多少笔记帮助多少娃娃谁也说不清。眼镜度数也越换越大,从几百上到二千。

  谭运斌善于择优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比如辅导法、分层次施教等他都很会运用。对于班级学生首先掌握各个特点和学习情况,把学习接受好的中等和较落后的分几层。对好的就补充新内容营养,让他们吃饱吃好,对于中等学生则采取完成基础练习,对于差的则一个个辅导考试,直到所有学生完成学习验算考试任务为止。这也是谭运斌自己揣摩的村小学生营养原则,通过为每个学生定制适宜的饭餐,构架学生的目标体系。谭运斌酷爱学习,喜欢钻研地理物理化学书籍,善于摸索教具钻研日常生活器具服务教学。让自己成为百事通。近年通过研究自己琢磨学会使用学会了高科技智能手机、计算机 。

2016年谭运斌学会使用教学点数字资源给村学校娃子上课 

  谭运斌学会使用教学点数字资源给村学校娃子上课

  近几年虽然年龄高,但是教学工作谭运斌丝毫不落下, “必须做到优秀”是谭运斌从未停止的追求。近年来,乡村学校大力实施新课堂教学改革,“一管四学五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等活动,给现年59岁的谭运斌带来新挑战。他认真学习新教学课改,以新思路、新方法尝试新“课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绞尽脑汁般全部学会了数字资源教室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查资料功能,由于山村学校相对闭塞,不少学生接受力差,谭运斌还善于运用本地农村优势教育学生。善用情感教育,带领学生感知田野、亲近自然,发现山里乡村不被留意的美丽,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他这种接地气的教法赢得了学生的好感。谭运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堂、数字资源课堂,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山村学生点燃渴求未来的梦想。

  实施特别的教学,成就自己“优秀”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尊敬他是“我最喜爱的老师”。 任劳任怨是谭运斌教书的本色。他多年代数学课,在数学计算,多位数乘法题,他都采取多次讲解,部分学生依然不会算,他就不厌其烦地十遍几十次地教给学生,直到学生弄通为止。另外他善于使用灵活地方法教学生。对于新学的数学知识,

  一方面复习学过的内容,一方面引出新数学计算 ,抓好知识衔接联系。让整个学习内容承接好,农村孩子也就不感到十分困难去学习了。

  “爷爷老师”的情怀

  乐观宽容待人是谭运斌的一生个性。平常见到他总是呵呵的沉静笑脸。这也是他和学生保持默契教学配合的法宝。正因为他有这种严格的自律操守,普遍受到学生敬重。留守儿童的心理普遍灰暗、孤僻,特别需要关爱的“阳光”。化鸡沟小学学生张启瑞从小就没享受过父爱母爱,性格内向,胆子小不合群。谭运斌在担任张启瑞一年级老师时悉心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关心他、帮助他。经过四年多的熏染教育努力,张启瑞的心结打开了,变得阳光、活泼可爱,现在只要看见谭运斌就亲切地叫他“爷爷老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谭运斌身上实在恰当不过。化鸡沟教学点的十几个学生几乎全是留守儿童,年事已高的谭运斌在履行班主任职责时,就像爷爷一样给留守儿童“全天候、全方位”的关爱。学生王志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没人照顾的他什么都不会做,养成习惯也差,谭运斌从穿衣服、洗碗筷、打扫卫生、按时作息等方方面面耐心教导。一学期下来,王志的自信心和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课余时间还跟着老师浇树苗,到学校菜地拔草干得不亦乐乎。针对不少学生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非常欠缺父母亲情,谭老师就把自己手机作为“亲情热线”,定期让孩子们同远方的父母沟通感情,缓解思念,填补缺失的父母之爱。一生年复一年谭运斌都是带着爱孩子的满腔热情奔于山村学校。

  对待学生严爱有加,而教育孩子谭运斌则是严格有度,他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家规,在严厉的规矩下孩子们从小都刻苦学习,两个孩子现在都成人从事大学教书和工程科学研究工作。

  谭运斌感觉一生在村小工作四十年时间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争的与世无争无奈, 有愧于家里妻子孩子。由于经常在远处村小教书照顾不到家,两个儿子从上小学到读大学都是妻子把持管理。就是孩子结婚成家,他也没有拿出一点钱支持。孩子妻子生病吃穿他都不管,许多老谭的亲戚朋友为此惊叹。但是同时他数年教书村学校,带给了学生无私的关怀呵护,让学生融入自己的

  怀抱学习 长大。想到这儿谭运斌也感到他是知足的。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理想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每天的工作非常平凡,山村教师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不遗余力倾注心血与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才无愧于教师职业。”这是59岁的谭运斌自己树立坚守山村教育、一生执爱山里娃的最好信念。谭运斌在扎根偏远山村教学点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形成了坚定的教育信念、崇高的师德修养和丰厚的教学经验,是大山见证和支撑着他持久奉献山村教书的源动力。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一批教师默默奉献山村学校才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陈涛)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