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宣恩县<正文

宣恩: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发布时间: 2019-03-1815:41作者: 胡慧芳来源: 宣恩县教育局浏览量:

  

孩子们放学后在“四点半课堂”内搭积木   

 

在“四点半课堂”认真做作业的孩子们    

  每逢下午4点15分,恩施州宣恩县珠山镇和平中小学的下课铃声准时响起,三年级学生吕雯洁整理好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向离校500米左右的“四点半课堂”,从四点半到五点半的时间,她可以呆在“四点半课堂”里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看课外书,练习书法等,五点半以后,劳作一天的爸爸妈妈回来,就可以接她回到附近居住的珠山镇甘溪安置点小区。

  吕雯洁的一家因为享受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甘溪安置点小区居住,爸爸吕继能在县城送罐装煤气,妈妈在珠山镇和平工业园打零工。由政府出资,学校出力的“四点半课堂”就是针对父母在社区扶贫安置点、工业园区打工族等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那些孩子开办的,宣恩全县已经建成安置点小区的“四点半课堂”37个。和平甘溪安置点的“四点半课堂”内环境清新,几株绿植长势喜人,孩子们在木质课桌凳上安静的作业,时不时有老师走近指点,做完作业的孩子收拾好书包,在一旁安静的完起了手工“垒房子”。吕继能说:“现在能放心地做事情了,不用担心孩子四点半放学后无人看管,上学也近,就在离家1000米左右的地方,‘四点半课堂’的老师们既能辅导作业又培养她的一些兴趣爱好。”

  宣恩全县现有中小学104所,中小学学生38509人。全县通过优化学校布局、加大农村薄弱学校建设、规范招生秩序、以县为主推进教师交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在安置小区设立“四点半课堂”等多种措施,让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

  近5年来,宣恩县先后投资近4.2亿元实施城乡中小学学校布局优化工程,城区新增学位3000个,有力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同时,投资1.7万元实施“全面改薄”校舍建设项目,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楼、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进行新建和改造,不断满足提高农村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和中小学办学条件。

  宣恩县教育局负责人奚泽辉说:“如何把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缩小教育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关系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更关系着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好学校是每个教育人的责任。”、

  出台政策规避“择校” 

  早在2016年暑期,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宣恩县教育局出台了《宣恩县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方案》,实行“属地管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控制规模、适度自主、力求公平、统筹兼顾、逐年完善”的原则。就该县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范围、入学条件及招生计划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招生行为,有效地控制了超级大班现象的产生。“2017年和2018年的招生入学方案相比2016年的方案更细致,更规范,我们严格遵照方案执行新生入学手续,一视同仁,没有任何特殊关照,严格控制班级学生数量。”宣恩县教育局教育股负责人覃遵树表示新的招生入学方案越来越完善,不仅规避了择校的家长和学生,更保障了随迁子女有序就读。

  多样化教师交流机制

  宣恩县一直注重县域内教师交流,全县每年安排教师轮岗交流或城乡交流,从 2016年至今,已选派62名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或城乡交流;近三年公开招聘等方式补充教师262名,全部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更新了农村教师结构,并每年定点招聘教学点教师,确保教学点教学教师配置到位。支教,跟岗培训等交流方式把县城的品质带入了乡村,同时,也把乡村的优异融入县城。

  椒园镇龙井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谭发佳的家长甘春梅说:“现在我再也不担心孩子在龙井小学读书比不上中心小学和城里那些学生了,孩子说现在学校每周的英语课、信息技术课等都有“同步课堂”,城里的珠山镇宝塔小学的教师给孩子们上课。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椒园镇初级中学又来了两个英语和美术专业的教师走教,孩子们都很喜欢老师,说他们的教学和以前有些不同。”

  宣恩县教育局人事股负责人刘邦昱说:“我们一直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任教等,并把好的政策向这部分教师倾斜,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障碍。还将进行集团化办学、联校走教、强校+弱校等模式,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就有他们口口相传的好教师、名教师”。

  特色办学助推内涵式发展

  近日,在高罗镇中心小学校园内,特色民族舞蹈“八宝铜铃舞”亮相该校课间操,该校一些年轻教师和高罗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学校进行民族特色课间操改编,根据高罗镇土家族、苗族等特点,在课间操中融入民族舞蹈传统文化、编创了适合高罗镇中心小学特色课间操--新“八宝铜铃舞”,深受学生、老师的喜爱。

  据了解,宣恩104所学校中有70%以上的学校都在课间操中加入莲厢、腰鼓、《直尕思得》民族舞等元素;还有的学校成立“土家娃合唱团”、蹴球、押加、土家剪纸、第二课堂等各种兴趣活动,已经建成农村学校“乡村少年宫”7个;全县加大书香校园建设,55所完小以上中小学共30万册图书实现电脑管理,建成“蒲公英图书馆”4个。同时,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宣恩成立由55人组成的教育科研精英团队,在全县各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示范、教师论坛、教师经典课例分析、教学复习指导等活动。城乡学校采取联片教研、同课异构、以赛代训、课改基地校建设、分科蹲校定点研修、网络“晒课”等形式,努力寻求推进全县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