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校<正文

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常年活跃着一群志愿者 33年坚持不懈为弱势群体维权

发布时间: 2025-03-1309:11作者: 记者李晓梦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浏览量:

市民在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李晓梦 通讯员王甜甜)“我们想咨询一下,怎么填写这些工伤认定的表格?”“我有一些遗产继承的问题想要咨询”……这是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刘涛在接待时,经常要回答的问题。刘涛,武汉大学法学院研二学生,从去年9月开始,他一直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在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各种法律援助服务。

  其实,在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像刘涛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依托武汉大学法学院,该援助中心连续33年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等服务。近日,该中心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十批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我们中心由固定的10名武汉大学法学院专业教师志愿者,和滚动的60名法学院学生志愿者组成。”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主任蒋静对极目新闻记者说,每学期中心会面向法学院学生招募20名志愿者,以硕士和博士为主,每天由2名专业老师和2名志愿者在办公点坐班办公,接待来访人员。连续33年,除节假日外从未间断。

  “今天是我第一天来这边办公,有点紧张又有点激动。”3月11日,武汉大学法学院研二学生苏慧对极目新闻记者说,一大早,她就已经和另一位志愿者一起接待了一位男士的咨询。“高中时我就立志要从事法律工作,去年我看到一位同学在朋友圈发收到的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我感觉当一名志愿者非常有意义,希望能尽力帮助更多的人。”苏慧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武汉大学法援中心累计接受咨询逾15000人次,代理案件195个,志愿时长超6万小时。其中,在民商事、劳动合同、婚姻家事等方面的咨询会更多一些。在代理的案件中,其办理的“外嫁女”案件被评选为“武汉市首届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法律援助案件”,外卖小哥猝死案等案件都获得了社会高度认可。在武汉大学法援中心,锦旗挂满了整面墙。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