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智慧教育在课堂中的深度应用,近日,胡集镇小学利用新建的录播室,组织开展了以教学录播、课堂分析、绿幕抠像系统等为核心的专项培训活动,为22名青年教师们搭建了一座跨越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成长桥梁。
教学录播系统:让优质课堂“可存可传可复制”
培训伊始,技术指导金州教师详细介绍了录播系统的强大功能。该系统可实现课堂教学的全自动录制,无论是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的互动展示,还是课件的动态演示,都能被清晰捕捉并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青年教师们现场实操,学习了录制参数设置、多机位画面切换以及后期视频剪辑与分享的技巧。“有了录播系统,我们的优质课例可以随时复盘研究,也能分享给更多同事学习,还能录制精品课,并在教联体学校之间架起空中课堂‘补课’,太实用了!”参与培训的青年教师李念念兴奋地说。
课堂分析系统:以数据赋能教学精准化
在课堂分析系统应用环节,培训聚焦于如何利用该系统实现教学行为的量化分析。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可对教师的讲授时长、提问频率、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互动次数等数据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青年教师们通过案例演示,学习了如何解读这些数据报告,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以前我们判断课堂效果多凭经验,现在有了数据支撑,能更精准地发现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这种‘数据驱动教学’的模式让我们对课堂的把控更科学了。”教师刘珍珍在培训后分享道。
绿幕抠像系统:为课堂添彩,让创意飞扬
绿幕抠像系统的应用分享将培训推向了高潮。技术人员展示了如何利用绿幕技术,让教师“穿越”到世界各地的场景中授课,或是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虚拟场景具象化。青年教师们纷纷尝试,有的模拟在浩瀚宇宙中讲解天文知识,有的置身于历史场景中讲述典故,趣味十足的教学形式让大家对课堂创意设计有了全新思考。“绿幕抠像系统打破了课堂的空间限制,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它打造更多沉浸式课堂,让教学更具吸引力。”教师王杰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此次培训,胡集镇小学从教学录制、数据分析到创意教学三个维度,全方位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参与培训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技术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技术为翼,助力学生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