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育技巧”遇上“实操干货”,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6日,为期两天的枣阳市“幸福学校”骨干教师团体辅导技能培训,在南城中心小学画上圆满句号。来自全市10所实验学校的“心育骨干”们齐聚一堂,从“听课人”变“实践者”,沉浸式解锁了一场超实用的能力提升之旅。

“这培训太懂我们了!不是空讲理论,全是能直接用在课堂上的招儿!”“小学生幸福联盟”团体辅导示范课刚结束,陈丽老师就忍不住和同伴分享。11月15日上午,培训首模块聚焦学生群体,授课专家拿着真实案例“拆盲盒”,从团体辅导设计逻辑到互动技巧,手把手教大家破解“怎么帮孩子疏解情绪”“如何调动课堂参与感”等难题。“以前带学生参加团体活动总怕冷场,今天学的‘游戏破冰法’‘分层引导术’,下周就能用到课堂上!”陈老师边记笔记边感慨。
当天下午,培训画风一转,从“育学生”变成“护自己”。“教师减压”团体辅导实操课现场,没有枯燥说教,老师们化身“体验官”,跟着引导教师做情绪觉察小游戏、互相倾诉职业小烦恼,现场笑声与共鸣声不断。“平时总想着帮学生减压,忘了自己也需要‘充电’。刚才和同事互相吐槽又互相鼓励,感觉心里的‘大石头’都轻了!”章梅老师擦着笑出来的眼泪说,这次不仅学会了帮学生疏导情绪,更掌握了给自己“松绑”的好方法。
11月16日,培训把“家校协同”搬上讲台,“亲子沟通”家长团体辅导技能成了重头戏。“很多家长想帮孩子,却总用错方法,咱们得教他们‘好好说话’!”授课老师一边演示情景模拟,一边讲解沟通技巧。南城中心小学的方格老师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拍下课件:“我们学校不少家长在外务工,亲子沟通问题多。今天学的‘倾听三步法’‘共情话术’,下次开家长会我就能教给家长,太及时了!”

培训尾声的“方案打磨会”更像是一场“头脑风暴”。老师们围着自己学校的案例热烈讨论,你提建议、我补细节,专家在一旁随时点拨。“原本我们学校的团体辅导方案有点‘空’,刚才和其他老师一交流,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曾晨老师举着修改后的方案说,这次是“带着问题来,抱着答案走”。
两天培训下来,老师们的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脸上满是收获的笑容。“以前觉得心育工作难,现在有了这些‘实操工具’,底气足多了!”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技巧带回学校,让更多师生和家长受益。
据了解,这场培训是枣阳市推进“幸福学校”建设的重要一步。接下来,这些“心育骨干”将变身“种子教师”,把团体辅导技术推广到更多校园,持续完善“学生 — 教师 — 家长”三位一体的心育支持体系,用专业力量为枣阳教育注入“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