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育儿家庭,免费学前教育来了
资金从哪里来 如何逐步推行
发布时间:2025-07-28 09:08
作者: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在山东滨州博兴县金色摇篮幼儿园,老师帮孩子擦嘴。

新华社发

青岛市市北区海安幼儿园的小朋友与仿生机器狗互动。

新华社发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减轻育儿成本。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

那么,这次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究竟如何推进?这笔资金从哪来?各地有没有先行先试的经验?一起来了解——

免费学前教育

循序渐进扩大受益范围

目前,幼儿园收费项目主要包含保教费、伙食费,部分寄宿制幼儿园可能还包含住宿费,据了解,全国已有多地先后实施过减免保教费政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丙成表示,各地实施的方法、路径、策略还是有差异的,免的以大班的为主,都是由地方财政进行经费的负担。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将指导各地细化方案,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确保按时足额拨付。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共同发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建表示,已经连续实施了4轮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央设立的专项资金,带动了地方大量投入。学前教育占财政性经费的支出差不多是6.2%,这一次学前教育免费资金实际上要求中央和地方来按比例分担,这样学前教育经费的资金会更充分,也更具有可持续性。

专家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免费学前教育多数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年限、群体、空间、经费项目等方面有序推进,逐步扩大受益对象范围。

王建强调,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基本是从免费的年限,学前一年,关键的经费项目,比如先免保教费,从特定地区或者特定群体优先,我们在政策设计中其实可以参考和借鉴。

高丙成表示,为了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建议参照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的免费水平,对我们民办幼儿园来进行经费的减免。

完善投入机制

“免费”不“降质”

会议明确,要指导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确保按时足额拨付。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可以降低家庭保育教育的成本,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当前,随着老百姓对高质量教育水平的追求,很多人也提出,“免费”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如何满足大家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来看专家的解读。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已大幅提高,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达到9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1.61%。从普及普惠到逐步免费,专家表示,这背后其实离不开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机制的不断完善。

专家指出,免费不等于降低学前教育的质量,而是政府全额或者主要承担学前教育成本,这也将有助于各地改善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但需要政府加强对幼儿园的动态监管和规范,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儿童的发展成果。

高丙成介绍,减免的是幼儿园家长的费用,但是增加的其实是政府的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办学条件、经费使用水平、保育教育以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等方面的监测督导,真正让幼儿园成为家长放心、孩子快乐成长的安全摇篮。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的投入机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地实际,科学核算办园成本,建立经费的动态调整机制。

高丙成强调,免费不降质,免费要提质,根据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可能要建立3到5年的学前教育免费标准的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助费用的标准等,把我们的好政策真正转化成老百姓的满意度。

免费学前教育

非强制义务教育

这几天,关于免费学前教育的话题引发很多人的讨论,有网友提出,学前教育免费了是不是会纳入义务教育,免费和义务有何区别,一起来看专家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梁文艳表示,逐步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它和义务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区别就在于法律定位和实施范围的不同。

义务教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层面强制规定的教育,适龄儿童必须接受9年义务教育,国家和家长负有保证履行法定义务的责任,它的特征是既是免费的,又是强制的,不送孩子入学属于违法。

免费学前教育的政策,是不具有强制入园的法律要求,目标是提高入园率,保证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公平享受入园的机会,但是没有强制要求每个孩子入园。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既是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教育公平理念深化、实践路径升级,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洪秀敏说。

“免费学前教育相关工作需要稳步推进。”洪秀敏说,免费工作要根据学龄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步有序推进,不能搞一步到位,这样有利于确保政策平稳实施和更可持续。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