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陪诊 可演话剧 能辅助康复
武汉高校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5-11-11 09:03
作者:记者 严芳婷
来源: 湖北日报

清元智能科技高仿真人形机器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 武人才

11月10日,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内人头攒动,“江城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 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旨在发现、培养、选拔和储备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青年创新人才,至今已举办十届。

现场,智慧城市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吸睛十足,“天问三代”人形机器人、“朱雀”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等12个实物项目和150余个往届大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奖项目现场展示最新成果。

在清元智能科技的展位前,一台拥有细腻微表情、可流畅交互的高仿真人形机器人被学生们层层包围。它不仅能实现智能问答,还能自主导航和避障。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机器人已迭代至第八代,目前已在元宇宙展厅、牙科医院导诊、新能源汽车合作等场景落地应用。“我们正探索将其应用于话剧演出,让机器人也能演绎出‘真人感’。”这一展望,让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充满想象空间。

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团队带来的“朱雀”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以其轻巧的身形吸引专业观众驻足。仅重7公斤的穿戴装备,通过柔顺结构与协调交互设计,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同时也能助力消防员增强负重能力、帮助物流人员减轻搬运负担。一名体验者赞叹:“穿戴起来行动自然,几乎感受不到负担。”

武汉未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华农团队,自主研发作物表型智能感知分析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软硬件产品,以作物育种为切入点,建立田间、设施环境机器人表型检测系统体系,打造国内表型检测机器人品牌。

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国250余所高校、2300余支队伍、超过7500名师生报名参与,来自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80余所全国重点高校200支团队、550名参赛师生在汉参加决赛。决赛期间同步举办低空经济产业论坛、机器人产业论坛、专场招聘会、百万学子行、智慧城市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校地对接等活动。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本届大赛评出一等奖49项(包含冠亚季)、二等奖143项,三等奖295项。现场,江岸区、江汉区、江夏区分别与6个获奖团队签约,共签约18个获奖团队,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20项,标志着这批凝聚青年智慧的创意项目正加速从赛场走向产业,为武汉乃至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随着一批批青年创新人才通过智慧城市大赛崭露头角,机器人导诊、外骨骼康复、农业检测等科技场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以赛促创、以产促融,这场在江城点燃的智慧之火,正照亮未来城市更高效、更温暖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