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教师8年 捐资170余万
托起2300余名学子求学梦
发布时间:2025-09-19 10:13
作者:记者梁传松
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陈彦珍(后排左5)和受捐学生们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梁传松)“今天这份爱心,让我们更有勇气挑战困难,更有信心奔赴远方……”9月17日,大冶市大冶湖学校报告厅内,200余名学生代表齐聚。一名受助学生动情地说,陈彦珍助学基金会犹如不灭的爱心灯塔,照亮学子奔赴希望的前程。

捐赠现场,高二学生皮昊灵小心翼翼地接过捐赠牌匾,眼含泪光:“感谢基金会的帮助,我一定会更努力读书!”八年级学生石家琪同样受到资助。来自单亲家庭的她,母亲是一名环卫工人,家中还有双胞胎弟弟和七旬奶奶。生活的压力让她早早成熟:“妈妈起早贪黑,我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不辜负她的付出。长大后,我一定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陈彦珍老人出生于1936年,曾是大冶市殷祖小学教师。1996年退休后,他通过经营加油站积累财富,却始终心系教育。“帮家庭困难的学生读书”成为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2017年5月,陈彦珍捐资成立非公募性助学基金会。据基金会秘书长姜彬介绍,初始注资达200万元,并需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开展集中资助和临时救助。8年来,该基金会已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2384人,捐赠总额达173.76万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尽管拥有千万资产,陈彦珍对自己却格外“抠门”。在大冶东风路他的家中,后院一排接雨水的塑料桶格外醒目。老伴李海说,这些水用于洗衣、拖地、浇花,“每月能省30多元水费”。老人买一双皮鞋要跑三趟商场砍价,一次买四条几十元的裤子,一件白衬衫穿五年,拒绝子女请保姆的提议……“叔公家根本不像有钱人家,我经常看到老两口吃剩饭剩菜。”侄孙王剑锋说。

陈彦珍的善举不仅限于助学。基金会还先后捐款40余万元,帮助湾里建设文化礼堂、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门口塘和脱贫户住房等。陈彦珍表示:“修桥铺路积德行善,盼着乡亲们走上幸福路、过上好日子,我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