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发布时间: 2017-11-0710:23作者: 来源: 人民网文化频道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浏览量:

  【文艺星青年按】“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秋已逝,冬将至。今天,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建始也。立冬,冬之始也,万物收藏。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冬”节气的到来,表示开始进入冬季。在古代,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相传,古人在这个季节里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整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那么将是个暖冬。

  一、立冬·习俗 

  吃饺子 

 

  立冬为何要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说起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北方的小伙伴,今天来碗饺子?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冬泳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祭祖祭天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吃甘蔗 

 

  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二、立冬·养生 

  立冬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

  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之间。

  进“点”补 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

  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护“点”脚 寒从脚底生 

 

  “寒从脚底生”。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通“点”风 开窗通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三、立冬·诗词 

  《立冬》 

  【宋代】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作》 

  【宋代】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代】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四、立冬·美食记忆 

  立冬习俗以食为重,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之说,也就是立冬进补,自古传承至今。

  立冬之日,不妨跟着文艺星青年一起看看名人笔下最爱的冬日美食,从文字间中体会这些饱含爱与温度的菜肴。

  汪曾祺:最爱儿时的乌青菜和冻豆腐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一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

  ——汪曾祺《冬天》(节选)

  朱自清:怀念父亲筷子掉下来的豆腐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朱自清《冬天》(节选)

  梁实秋:冬日糖葫芦,另有风味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始建于乾隆五年)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

  ——梁实秋《雅舍谈吃》(节选)

  莫言:心心念念红烧肉

  第二天,单位果然宰了一头大肥猪,肉被切成拳头大的块儿,红烧了半锅。馒头是新蒸的,白得像雪花膏似的;猪肉炖得稀烂,入口就会融化。啥叫幸福?啥叫感激涕零?啥叫欣喜若狂?这就是了。

  ——《会唱歌的墙》节选

  立冬了,天冷了,你是不是更想远方的亲人了呢?赶紧给家里打个电话吧~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